鸡矢藤
Paederia foetida L.
Mant. Pl. 1: 52. 1767.
≡Gentiana scandens Lour. ≡Paederia scandens ( Lour.) Merr. ≡Gentiana scandens Lour. Fl. Cochinch. 1: 176. 1790.≡Paederia scandens ( Lour.) Merr. Contr. Arnold Arbor. 8: 163. 1934; 广州植物志 513. 图 280. 1956; 海南植物志 3: 358. 1974; 广东植物志 6: 226, 图 122. 2005; 澳门植物志 2: 335. 2006; Q. M. Hu in Q. M. Hu & D. L. Wu, Fl. Hong Kong 3: 226. 2009.
木质藤本,长3-5m。茎幼时疏被微柔毛,后变无毛。叶对生,稀三叶轮生;托叶通常宿存,三角形或卵形,长1.5-6mm,先端钝、急尖或渐尖,有时2裂;叶柄长0.5-9cm,疏被微柔毛,后变无毛;叶片干时纸质至近革质,卵形、卵状长圆形、披针形、披针状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(1-)5-9(-21)cm,宽1-4(-9)cm,基部楔形、圆形、截形或有时浅心形至心形,边缘平坦,先端急尖或渐尖,下面无毛或疏被微柔毛,在主脉上被短糙伏毛,上面无毛,在主脉上被微柔毛,侧脉每边4-6条。聚伞圆锥花序金字塔形,顶生和腋生,长6-20cm,开展;花序梗长2-5cm;花序轴2-5回二叉分枝,末次分枝上花常呈蝎尾状排列,密被微柔毛,后变无毛;苞片披针形或三角形,长0.8-3mm;花无花梗或具长约1.5mm的短花梗;被丝托陀螺形或椭圆体形,长0.8-2mm,密被微柔毛,后变无毛;萼檐具5裂片,裂片三角形,长0.4-1mm;花冠浅紫色、淡粉红色、淡紫色或灰白色,漏斗形,外面密被粉状物,内面密被长绒毛,基部有一圈长髯毛,花冠筒长(5-)7-10(-17)mm,宽2-6mm,裂片阔三角形至卵形,长1-2mm,先端急尖;雄蕊5,其中2枚着生于冠筒近上部,花丝短于花药,花药长圆形或丝状,长约2mm,背着,顶端稍伸出,其余的3枚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偏下,花丝亦短于花药,花药长圆形或丝状,背着,内藏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丝状,近基部开始分叉,长约5mm,上部弯曲,柱头条形,长约为花柱的1/3,被长柔毛。果球形,直径4-7mm,无毛,干时灰色至黄色,成熟时裂成2-3个小坚果;小坚果平凸状或凹凸状,黑色。花期:5-10月。果期:7-11月。
产地:南澳(张寿洲等 2021)、三洲田(深圳考察队 407)、梧桐山(张寿洲等 3964),深圳各地均有分布。生于山坡林中、林缘、沟谷边灌丛中或缠绕在灌木上,海拔40-900m。
分布: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。朝鲜半岛、日本、孟加拉国,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
用途:全株可药用,主治风湿筋骨痛、跌打损伤、外伤性疼痛、肝胆及胃肠绞痛、黄胆型肝炎、肠炎、痢疾、消化不良、小儿疳积、肺结核咯血、支气管炎、放射反应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和农药中毒等症;外用治皮炎、湿疹和疮疡肿毒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502页
2399
2399
图 528 鸡矢藤 Paederia foetida
2399
图 528 鸡矢藤 Paederia foetida
1. 分枝的上段、叶及花序;2-3. 不同形状的叶;4. 花冠展开,并示雄蕊;5. 花柱和柱头;6. 被宿存被丝托所包裹的核果,上部为宿存的萼檐裂片。(杨莎绘)
1. 分枝的上段、叶及花序;2-3. 不同形状的叶;4. 花冠展开,并示雄蕊;5. 花柱和柱头;6. 被宿存被丝托所包裹的核果,上部为宿存的萼檐裂片。(杨莎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